從無到有、從“散亂差”到管理規范、從盲目發展到有序規劃……10多年來,梁山專用車在不斷走向“正規軍”的同時,其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筆者在走訪梁山專用車產業園區時卻發現,盡管梁山專用車企業林立,但卻總少點什么。細細想來,少的正是商用車整車生產企業。
山東省是我國重要的商用車生產基地之一,坐落在濟南的中國重汽,北汽福田諸城汽車廠以及今年正式奠基的一汽青島商用車基地,使得梁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配件供應鏈相對完善,另一方面,借助三大品牌在商用車用戶中形成的口碑,可以迅速提升梁山專用車的品牌形象。
最近幾年,梁山專用車集中精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升級,在梁山專用車產業園區內,部分企業已經可以開發出較高技術含量的混凝土泵車等產品,另外,梁山專用車企業對外合作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并多次組織企業人員到高校、科研院所尋求技術合作。企業的積極性大大增加,梁山專用車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惟一欠缺的,就是一家整車制造企業。
吸引整車企業這一“金鳳凰”飛到梁山工業園是完善梁山專用車產業鏈,提升整體形象與地位的關鍵一步,也是讓梁山縣政府部門一直緊抓不放的事。事實上,這幾年梁山縣政府一直堅持與國內卡車底盤生產廠家洽談在梁山建立分廠或者組裝廠,但卻一直未果。對此,記者曾與山東省外一家商用車企業談及為何不在梁山建立分廠或組裝廠,該企業負責人提及“當地的稅費優惠政策力度不大,吸引力不強”,這也成為整車企業不愿來梁山專用車工業園區的主要原因。
然而可惜的是,當記者于8月17日再次來到梁山縣,參加“2011中國(梁山)水滸文化節、第七屆專用汽車博覽會暨《八百年水滸》首播新聞發布會”時,在現場感受到的卻是梁山似乎正越來越被冠以“旅游勝地”而非“專用車生產基地”。無論是新聞發布會的標題還是現場諸位領導的講話,均以宣傳水滸文化為重點。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新一任地方政府是否逐漸把梁山的扶持重點從“專用車”轉到了“旅游”,而上述那位企業人士的觀點是否也證明了當地政府沒有充分重視這一產業呢?
每一任官員都會有自己的發展思路和想法,這本無可厚非。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發展專用車這個已基本完成原始積累,有望展翅高飛的產業并不矛盾;更別因為為了與前任不同而刻意忽視甚至打壓這個產業。筆者希望,梁山縣政府能夠充分重視當地專用車產業,為扶持產業鏈的發展探索出一條低成本、高收益的發展模式。
備注:本文為轉載內容,目的為給讀者帶來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文中內容并不代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