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魯遼陸海貨滾甩掛運輸大通道首航情況通報會在濰坊舉行。自此,魯遼陸海貨滾甩掛運輸大通道航線實現首航,濰坊至營口這條渤海灣“黃金水道”正式貫通,首開中國海上綠色貨滾甩掛運輸通道。
魯遼陸海貨滾甩掛運輸大通道項目自去年12月啟動,是交通運輸部、山東遼寧兩省、濰坊營口兩市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動物流業健康發展,把環渤海灣區域打造成為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新引擎指示精神、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舉措。
項目以濰坊港和營口港為起點,以魯、遼兩省為中心區域,利用渤海灣水運資源,向南延伸至海峽西岸、向北延伸至哈大齊經濟帶,借助甩掛場站體系和陸路干線網絡,形成縱貫我國東部地區南北方向千余公里的多式聯運通路。
該航線是我國第一條貨滾多式聯運通道,具備年貨物周轉量2000億噸公里的運輸能力,未來將發展成為連通華東-東北地區的物流大通道。該項目陸海聯通,有效整合了節能減排、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先進理念,具有明顯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多方努力下,規劃編制、碼頭改造、船型設計、設施配套、招商推介等工作快速推進,籌備工作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完成,已完全具備開通試航條件。
濰坊,位于山東半島地理中心,渤海北岸,是山東省唯一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藍色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三區”建設于一身的城市,是世界風箏都、全國大型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山東半島的物流商貿中心。
濰坊港位于濰坊市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地區性重要港口和對臺直航港口;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18個,是黃三角地區唯一運營集裝箱業務的港口。該港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土地面積2600多平方公里,規劃核心區域約700平方公里。
營口,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是東北重要的出海通道,是環渤海經濟圈以及東北亞地區最具發展競爭力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全國首批重點沿海開放城市。營口港處于遼寧西南部,哈爾濱、長春以及以沈陽為首的遼寧中部城市群,到營口港的距離比到大連港近了約200公里。該港是通往東北腹地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最近的出海口、新亞歐大陸橋橋頭堡、全國第8大港口,航運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魯遼陸海貨滾甩掛大通道將環渤海灣地區原運輸模式截彎取直,通過海上通道實現兩大港口直線連通,既避免了繞行山海關走“C”字型彎路,又避免了繞行煙臺走煙大“D”字型航線,極大減少了陸路運距,最大限度地延伸海上運輸距離,成本優勢十分明顯。
在大通道開通初、中期,每年可為相關企業節省運輸成本7億元左右,到中、遠期,可為相關企業節省運輸成本20億元左右。目前,魯遼兩地已有近60家企業表示了合作意向,遠超預期。同時,魯遼陸海貨滾甩掛運輸大通道的開通有效分流了環渤海灣地區陸路運量,大大緩解了公路鐵路運輸壓力,提高了綜合交通運輸效率,對交通行業節能減排貢獻巨大,有望發展成為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節能減排的最大單體項目,預計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近150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近1000萬噸、顆粒物排放60萬噸。
項目由中國最大的滾裝央企中國外運長航深圳滾裝公司具體負責運營。該公司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滾裝船隊和完善的物流服務網絡,滾裝運輸能力位居同行前列。航線開通后,連通能力強,輻射范圍廣,不僅實現了“濰坊營口兩城市、濟南沈陽兩省會、山東遼東兩半島、華東東北兩經濟區”的陸海運輸有效連接,滾裝貨物更可經營口直通滿洲里出境,與直達莫斯科及漢堡的歐洲集裝箱班列相連,同時,籍借濰日高速、青銀高速等交通大動脈,使濰坊、營口兩地成為我國“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對于有效鞏固和提升兩地區域物流樞紐地位,加快構建兩省、兩市和交通運輸行業開放型經濟新機制,促進交通運輸轉方式調結構、帶動魯遼兩省及腹地區域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